河南省唐河县脱贫攻坚标兵侯读海:乐于奉献 敢于担当的风采

来源: 作者:黄明飞 丁国法 发布时间:2020-09-02 10:17 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 侯读海,男,现年41岁,中共党员,初中文化,现任苍台镇苍台村支部书记。1994年12月入伍,1997年底退伍。侯读海党性觉悟高,立场坚定,经过部队的锤炼,使他在工作中敢于担当,遇到问题不退缩,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;熟悉乡情,能够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发展规划,特别是在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扎实摸底,精心谋划,讲程序、按节点,脱贫攻坚稳步推进。

 

 

狠抓班子学习,奠定脱贫攻坚基础

军人出身的侯读海,拿出了当年在部队形成的硬朗作风,根据村情组情,坚持要想火车快,全靠车头带的道理,狠抓班子学习建设。首先,从村“两委”班子建设抓起,强化村级班子的学习意识,精心钻研扶贫政策,从服务意识、自律能力入手,不断提升为民办事能力,为推进扶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;其次,扎实以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为根本,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为主线,自觉把主题教育与打好、打赢脱贫攻坚战紧密结合,加大产业发展步伐,务实创新,不懈奋进,引领着贫困群众向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发起总攻,有力促进“两委”班子转变服务能力;再次,努力强化党员队伍建设,对无职党员均设岗定责,极大地提高了党员的服务意识;最后,从致富带头人、复转军人入手,引导党员致富带头人通过领办、创办产业基地和专业合作社,带动贫困户发展。通过侯读海努力和两委班子成员的配合,人心齐了,工作积极性高了,群众满意了,党建助脱贫效果在该村得以生动体现。

“农村富不富,关键看支部,支部强不强,要看“领头羊”

侯读海结合村情实际,以身作则,精准做好贫困户再识别和档卡整改工作。精准识别是精准帮扶的基础,精准在于真实入户、坦诚交流。按照“四必到”安排和档卡整改要求,侯读海身先士卒,合理组织村干部、帮扶队员、包村干部等多次、有序入户调查,召开会议,按照程序完成每个节点的工作。特别是在“四必到”走访阶段,苍台村面积大、自然村分散、户数和人口数多,加之天气热、农民忙,任务量非常大,但他坚持带头入户,当面和农户交流,计收入算支出,然后签字按手印,每个环节都不马虎。虽然种地实现了机械化,但田间管理还是靠人工,很多农户趁着早晨和傍晚下地干活,他就趁中午群众在家的时候顶着烈日去走访;还多次召开帮扶工作碰头会,解决难题,推广有效的方法;在档卡整改上,每户的资料从普查表、算账来到明白卡,一个个数字、一项项措施他都仔细审核,确保了“四必到”、“六个一”的精准。他的言行让干部佩服、群众心服。

精准施策谋发展,整体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

经过再次精准识别和走访,结合村制定的脱贫攻坚规划,他和两委成员、帮扶队员多次交流沟通,并邀请镇民政、城建、卫生、教育等部门同志来村宣传指导,根据33户贫困户的不同致贫原因、发展动力和方向,对症下药开良方,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,每户的帮扶措施都在3条以上。33户大多是因残、因病致贫,在实现了低保、五保全覆盖的基础上,实施危房改造20户,到户增收5户,落实残疾人双项补贴6户,落实教育补贴7户,并与苍台熬雪面粉厂合作,建立扶贫基地1个,安排贫困户8人就业,使贫困户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。

不忘初心,确保一方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

作为一名退伍党员,侯读海只有沉下身去,才能发现问题。如今的苍台村,旧貌换新颜,村里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进行了利益联结机制,兑现分红收益。安全人饮、组组通、连户路、安全住房、文化广场、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日渐完善,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度也随之攀升。“在工作中,不断加大对未脱贫人口的帮扶力度,因户精准帮扶,加大对边缘化人口的关注力度,从中找不足,找差距,确保工作逐项落实,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度。”侯读海说。严于律己,勇于担当,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。在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,热心参与公益事业,不断地找项目、求发展,以促进集镇区建设,增加村集体收入。从他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一名基础退伍党员乐于奉献、敢于担当的风采!   (黄明飞  丁国法)

责任编辑:晴天
免责声明:本网所有文章、照片版权均属原作者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网立场、观点。本网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刊登,不承担法律责任。 如发现有涉嫌抄袭、侵权、等违法违规内容, 请致电010-56382977,一经核实,立刻删除。